作為全國率先開展
全域幸福河湖建設的省份,
浙江推動河湖生態環境
高質量發展的步履不停。
近日,
省河長辦、省水利廳、省財政廳
聯合印發《浙江省全域建設幸福河湖
成效復核工作方案(試行)》,
正式發布《全域幸福河湖
評估指標體系(試行)》,
明確通過安全、生態、宜居、
文化、富民、智慧、群眾滿意等
7大方面17項指標,
在科學、統一、可量化的打分標準下,
對全省各地全域建設幸福河湖成效
進行評估。
一起來看具體內容~
指標體系適用于以縣(市、區)為單元的全域建設幸福河湖成效評估工作,通過省級復核評估,且河湖資源在推動“千萬工程”建設、共同富裕、區域經濟發展等具有顯著成效的縣(市、區),將通過簡報、媒體等形式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做法,并結合項目安排激勵資金。
全域建設幸福河湖指標體系
一、安全(15分)
水面率(3分)
現狀水面率相對于2020年基準年水域調查水面率變化情況。
防洪排澇達標情況(12分)
城市防洪達標情況、鄉鎮防洪達標情況、城市內澇防治達標情況。
二、生態(15分)
水質優良程度(4分)
水質斷面達到考核要求占比、水質達Ⅲ類以上斷面占比情況。
生態岸線覆蓋率(4分)
縣級及以上河道生態岸線長度占縣域縣級以上河道岸線總長度的比例。
土著魚類保有率(3分)
現狀魚類種數占歷史參考點魚類種數的比例。
三、宜居(20分)
15分鐘親水圈覆蓋率(5分)
15分鐘親水圈覆蓋的行政村(社區)數量占縣域內行政村(社區)總數量的比例。
開放共享指數(10分)
濱水空間開放共享機制建設情況(評估濱水空間開放共享規范性文件或標準規范制定情況、部門聯動機制建設情況以及濱水空間開發共享典型案例情況)、開放共享節點建設情況(評估露天游泳場、濱水露營點、水上游線、垂釣點位建設情況)。
濱水運動指數(5分)
水上運動場所建設情況(評估水上運動碼頭、賽事中心、培訓中心等水上賽事運動場所建設數量)、濱水運動開展情況(評估龍舟、槳板、帆船、皮劃艇、游泳、滑行和馬拉松、騎行等濱水活動或賽事年度開展數量及等級)。
四、文化(10分)
文化傳承保護利用指數(7分)
歷史水文化遺產保護情況、現代水文化載體建設情況、水文化研學路線及水工程文化融合建設情況。
文化活動指數(3分)
計算觀潮、放河燈等傳統水文化主題活動與水文化科普研學活動的年度組織數量。
五、富民(20分)
涉水產業指數(5分)
綠色高效農業(評估水產苗種場、綠色漁業養殖基地、稻漁綜合種養等生態農業項目數量)、高附加值水產業培育數量(評估高端飲用水、醫用針劑、美容護膚、生物萃取、健康日化、酒水軟飲料等領域高附加值涉水產品規模以上生產企業培育數量)。
濱水旅游指數(5分)
濱水旅游人數及旅游收入增長情況、水旅融合典型案例建設情況。
生態價值轉化指數(10分)
水生態價值轉化機制建設情況(建立水生態價值轉化機制,形成規范性文件或技術標準)、水生態價值轉換交易額。
六、智慧(15分)
智慧監管指數(7.5分)
河湖長制建設情況、水域動態監管機制建設情況、數字化感知設施建設情況。
智慧服務指數(7.5分)
河湖智慧服務設施、便民服務場景建設建設情況。
七、群眾滿意(5分)
群眾滿意度(5分)
全域幸福河湖建設成效公眾滿意度情況。
●評估得分≥95
為5星級全域幸福河湖縣(市、區)。
●85≤得分<95
為4星級全域幸福河湖縣(市、區)。
●75≤得分<85
為3星級全域幸福河湖縣(市、區)。